2025
來源
區發改局
分享
甌海區全面實行電動自行車
充電收費"價費分離"政策
政策實施成效
收費透明化:全區已完成80%以上小區改造,電費嚴格按0.558元/度(居民合表電價)執行,服務費單獨公示。
價格更公平:大功率電池用戶按實際電量計費,小功率用戶日均充電成本降低40%以上。
安全再升級:充電量提升30%,"飛線充電"、"上樓充電"現象減少,火災隱患顯著下降。
群眾關切熱點解答
問題1:價費分離是"變相漲價"嗎?大功率電動車充電費為何比過去高?
有居民反映其小牛電動車(充電功率600w)原來充6-7個小時只要2元,現在價費分離后漲到2元多了。我們選取甌海區婁橋街道安華家園、梧田街道同人欣園、三垟街道鉑金家園等小區進行對比分析,原打包收費模式為1元/4小時,現為服務費0.442元/度+電費0.558元/度:
如果服務費定價合理,95%以上電瓶車都能受益,特別是小功率電瓶車,小區中用戶占比最高,獲益最為突出。
運營商特別說明:過去"一刀切"收費導致大功率用戶虧損運營,靠小功率用戶補貼,新政策通過"用電量×(電價+服務費)"模式實現公平計價,真正做到"用多少付多少",長期更公平合理。
問題2:服務費偏高能否調整?
倡導小區產權單位、業主委員會、物業服務企業等不收或少收場地租賃費用、不參與或降低收入分成,將讓利空間用于降低充電服務費。業主可以通過與物業服務企業、充電設施運營單位協商,確定合理的收費標準。
以婁橋街道安華家園為例:
小區業主聯合業委會、物業與運營商協商后,免除了場地費,用電成本降2毛(0.758→0.558元/度)
服務費同步從0.742元/度下調至0.442元/度,電瓶車用戶年均節省費用約50元
相比價費分離前,年節省費用達180元
溫州某夢科技運營商代表李女士表示:"合理讓利既保障安全,又提升用戶體驗,現在充電樁使用率提升了30%。"
問題3:運營商就裝了個插頭,為什么要收服務費?
戶外充電需要由設施設備供應者承擔服務包含:設備采購、人員管理、養護維修、雨棚搭建、場地租賃等,最重要的是充停場所符合消防要求,為各位業主提供了生命安全,承擔了消防安全責任。特別提醒:違規充電可能面臨罰款甚至刑事責任,安全充電才是最優選擇。
維權指引
若發現你們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樁還是類似上圖所示的情況,未明示“電費+服務費”,請按以下步驟維權:
1.第一步:向物業/業委會反映,要求公示"電費+服務費"標準
2.第二步:聯系運營商客服(設備銘牌有電話),要求政策執行
3.第三步:上面兩步驟試了沒效果,撥打12345市民熱線投訴舉報
政策深化
全覆蓋推進:2025年中旬實現全區住宅小區充電樁100%"價費分離"
服務費指導:引導運營商合理制定服務費價格,遏制隨意加價;
加強監管:通過市場巡查保障政策落實
政策初心:讓"隱藏費用"公開透明,守護充電安全與公平!
編輯: 馬慧瓊
本文轉自:甌海新聞網 ohnews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