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
來源
分享
垃圾分類是關系到市民生活品質的“關鍵小事”,也是關系到城市環境衛生管理的“民生大事”。3月17日,記者跟隨溫州廣電市民監督團甌海分團來到潘橋街道、婁橋街道,充當垃圾分類管理監督的“眼睛”,對街邊各垃圾分類投放點進行走訪查看,助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常態化深入開展。
時隔一年,監督員再次來到潘橋街道下浹堂河附近的一處垃圾投放點,如今該處垃圾清運及時,桶外垃圾堆積、外溢現象已不復存在。但走近一看,監督員發現外面粘貼的垃圾分類標志標識與垃圾桶類型出現錯位,寫有“易腐垃圾”標識的門內卻擺放著“其他垃圾”桶,極易誤導市民百姓,分類垃圾桶失去原本的作用。“一整排8個垃圾桶中有3個擺放位置是錯誤的,有的垃圾桶還有大塊破損,垃圾會從桶內掉出來。這些存在的問題都需要有關部門引起重視,做好管理與宣傳,搞好垃圾分類。”監督員黃小燕說。
在婁橋街道安桐東路一垃圾投放點,監督員重點關注環境衛生情況以及垃圾分類標識是否清晰、分類是否準確。“這里的垃圾桶只有一個‘其他垃圾’桶是可以打開使用的,‘易腐垃圾’桶被釘子釘上沒辦法打開,所以能用的這個垃圾桶里垃圾混投現象比較嚴重。”監督員張小華告訴記者。此外,記者發現該處垃圾桶桶蓋邊沿與內外桶壁均出現不同程度臟污,垃圾投放點地面與墻壁更是布滿了長期積累下來的黑色污垢,環境衛生有待加強。張小華呼吁,垃圾分類這件“小事”需要廣大百姓市民的積極參與,從自身做起做好垃圾分類,助力垃圾分類工作更快落到實處,共同守護我們的美好家園。
編輯: 馬慧瓊
本文轉自:甌海新聞網 ohnews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