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
來源
分享
“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。”在過去的鄉(xiāng)村記憶中,最濃郁的年味當屬連綿不絕的鞭炮聲。那一聲聲鞭炮聲,如同新年的問候,溫馨而熱烈。無論身在何處,每當春節(jié)來臨,我都會想起那曾經(jīng)熟悉的鞭炮聲,那是鄉(xiāng)親們祈求來年紅火幸福的樂章
在鄉(xiāng)村,一俟臘月,尤其過了小年后,鄉(xiāng)親們便開始忙碌著去置辦各種年貨了。在我的老家永強,永中寺前街系當?shù)刈顬闊狒[繁華的一條老街,它對于孩子們的誘惑力,就像今天的電玩和網(wǎng)游一樣大。那些時日里,鄉(xiāng)親們都會帶著孩子,從四面八方涌向狹長的寺前街。于是,寺前街上每天熱鬧非凡,來玩的鄉(xiāng)親們熙熙攘攘,摩肩接踵。琳瑯滿目的攤位上,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臨時擺設的一個接一個的鞭炮攤子,大大小小,長長短短,五顏六色,看得人眼花繚亂,恨不得每個品種都買來燃放一下。
眾多的鞭炮中,有紅紙包著的一百響甚至上千響的長串鞭炮,點燃后會“噼噼啪啪”地響個不停;有響聲振耳欲聾的“二踢腳”,在地上點燃引線后,“呯”的一聲霸氣直飛到空中;有發(fā)出尖銳聲的“竄天猴”,引燃后,“啾啾”地鳴叫著飛向天空并在空中炸響,還有電光花、土紅等等。
那時,人們生活條件艱苦,擁有鞭炮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。可在春節(jié)前夕,家長還是會慷慨地買上幾串鞭炮,過把打鞭炮的癮,來增添節(jié)日的氣氛。同時,家長們也會給孩子們買些小鞭炮,這種鞭炮不大,鞭桿用紅紙裹住,價錢相對便宜,比較適合小孩子放,拿著手里把玩,安全性高。
為了不讓鞭炮受潮,家長們通常會把它們放置在高高的三門柜上面。父母擺弄好就會再三叮囑孩子:“不許拆封,到了春節(jié)再燃放。”可此時的孩子們早已急不可耐,把家長的吩咐拋之腦后,趁著父母忙碌的時候,便會踩著凳子,踮起腳尖,偷偷地拆解下幾個小鞭炮,裝在口袋里,招呼玩伴們先去外面嘗嘗鮮。
“閨女戴花,小子放炮”,這是性別造就的使然。燃放鞭炮屬于男孩子的專利和他們過年時的專配。由于鞭炮少,孩子們會倍感珍惜,總想玩出點兒花樣和新意。有時,孩子們把點燃的鞭炮,扔到搗臼、河面,甚至于水缸的薄冰上,察看能否將冰炸開;有時,把鞭炮插入雪堆里,欣賞雪炸四濺的情景;有時,會找個酒瓶子,把鞭炮按在瓶嘴上,把瓶子炸個稀巴爛;有時還把點燃的鞭炮扔進露天的糞坑里,跑不及則會濺上一身,惹得自己差點兒笑破肚皮。而一些調(diào)皮的孩子為了搞惡作劇,會把引燃的鞭炮偷偷地扔進女孩子堆里,嚇得她們驚叫不已,男孩子則樂成一團。而最瀟灑的算是一手用指甲蓋掐住鞭炮的信子,一手點燃,等快要響的一剎那,猛地扔向空中炸響,當然,那需要有一定的勇氣和膽量。
燃放鞭炮是過去鄉(xiāng)村春節(jié)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和最豪放的交響曲,它的高潮是在每年的除夕之夜。那時候,家家戶戶沒有電視機,沒有春晚可看,除夕晚上吃完年夜飯后,不管大人還是孩子們,都在耐心地等待著午夜時刻的到來。時間一到,各家的大門便一一拉開,放鞭炮的、不放鞭炮的都會不約而同地往大門口走,開始在自己的家門口,一家一戶輪流著燃放。
為過足放鞭炮的癮,此時,膽大的孩子會約上一群小伙伴,去人家的院里撿拾沒響的鞭炮,等人家一放完鞭炮,根本顧不上危險,便一哄而上去撿搶,有信子的就直接點上,沒信子的就剝開鞭皮,把所卷的黑火藥倒在石頭上點著。火藥“哧”的一聲,打著旋升起一股煙霧,有時離得近了,會燃著自己的眉毛頭發(fā),在鞭炮聲中肆意打鬧,是孩子們最為快樂的時光,雖然遭到家長的一頓斥責,但他們依然樂此不疲。而膽子小的孩子,只能躲得遠遠的,捂著耳朵,羨慕地看著同伴們?nèi)ト挤疟夼凇?/p>
隨著時間的漸漸推移,“噼里啪啦”的鞭炮聲開始在黑暗的夜空中響徹云霄,整個鄉(xiāng)村不知不覺中就匯聚成此起彼伏、不絕于耳的連綿交響,空氣中則彌散著濃濃的硫磺味,年味也迅速渲染開來。從午夜時刻零零星星的鞭炮聲到凌晨四五時震耳欲聾的鞭炮聲,燃放鞭炮終于達到了高潮,之后,意猶未盡的大人才陸陸續(xù)續(xù)回家。
難忘兒時的春節(jié)鞭炮聲,那是我們那一代人一生中最溫馨、最美好、最珍貴的記憶,更是我們快樂童年的見證。每當鞭炮聲響起,我總能感受到那種純真快樂的味道,它們陪伴著我度過無數(shù)個難忘的春節(jié),成為我人生記憶中最美好的一部分。如今,人們的物質(zhì)生活水平日益豐裕,鞭炮式樣也日漸繁多,可在鞭炮禁放、限放的春節(jié)里,年味卻顯得越來越寡淡了,不由地讓人感慨萬千。
編輯: 馬慧瓊
本文轉(zhuǎn)自:甌海新聞網(wǎng) ohnews.cn